如何有效预防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出现决策失误、管理失控、行为失范等问题?如何有效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效?近日,湖北省委审计委员会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易发问题提示清单》(简称《清单》),为领导干部行使经济权力、履行经济责任明确了“防控点”、设置了“警戒线”,同时也为经济责任审计质效提升提供了工作指南。
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的独特作用,湖北不断创新审计监督方式,主动将审计监督关口前移,结合近年来全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梳理形成了以问题发生领域、类别、主要表现形式、工作建议等主要内容构成的《清单》。《清单》聚焦领导干部履责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区分市县党委、政府、省直部门、省属高校及省属医院、省属国有企业主要领导4类审计监督对象,梳理出30类风险领域,列出95类易发问题、404种主要表现形式,提出180项审计工作建议。
据湖北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张俊介绍,除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管理,重点工程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和效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从政等共性领域的问题和表现形式,各类清单着重聚焦不同监督对象的任职特点、职能职责列出问题。
市县党政类清单聚焦国有土地出让政策执行情况、财政财务管理及市县所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等重点领域,如土地规划开发政策执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国有资产管理等情况;
省直部门类清单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如对所属单位监督管理、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资产采购制度执行及国有资产处置等情况;
省属高校及省属医院类清单还聚焦财务收支和内部控制、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如对所属企业的监管和绩效考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管理、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绩效目标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投资担保等情况;
省属国有企业类清单还聚焦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和运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企业经营、对外投资及资产处置,企业财务的真实、合法、效益等重点领域,如对合资公司和合作经济事项的监管、对外投资和经营合规性管理、会计制度和国资监管制度执行、企业资产管理和金融机构资产转让等情况。
《清单》还将以往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单独列项,进一步强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主体责任,推动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清单》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一项重要举措。既能筑牢权力运行机制防线,推动领导干部明风险、知底线,担当作为,有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审计人员“治已病、防未病”提供参考,快速查找‘病灶’,精准聚焦经济责任,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质效。”湖北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明同志说。
[转自湖北省审计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