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之窗
审计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审计之窗» 审计信息» 正文
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探究:逻辑定位与实践要求
来源: 作者: 编辑:高星 审核: 发表日期:2021-09-02 14:57:57 被阅读[]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对审计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审计的政治属性不断凸显。针对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研究,是近年审计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国家审计的政治属性进行研究上。高校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高校经济权力运行方面发挥着监督和制约作用,是高校治理的基石和保障,那么,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是否具有政治属性?其政治属性内涵是什么?如何凸显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

(一)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政治属性的内涵表现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经济权力运行上保障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

(二)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辨析

高校内部审计监督除具有政治属性外,也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通过经济属性发挥作用,并与经济属性相辅相成。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处于多元文化的交融之中,文化环境又决定了高校内部审计独特的文化属性。

(一)强化党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在政治范畴下开展审计监督

(三)在业务属性中彰显政治属性

(四)在监督体系贯通融合中凸显政治属性

(五)夯实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政治根基

(原文来自:中国内部审计协会)